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序言分五个部分,这是零和一,分次发,避免太长造成阅读疲劳。这是我当年写的初稿,发在书里可能会稍有调整。

零、

这本小书,收录了自2006年以来我发表在自己的博客–《郭凯经济笔记》上的几十篇博文。这些博文都经过了事后的修改和增删,有些和原文出入不大,有些已经面目全非。修改的过程中,我坚持了一个原则,就是不改变我原文的主旨。作为一个时常对正在发生的(经济)事件发表评论的人,我知道每个人大概都有冲动把自己说对的话重点标出来,把自己说错的话悄悄的隐去。我也有这样的冲动,但是我忍住了。因为,我想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思维的过程,思维的方式,思维的角度,而不是思维的结果。当然,我还是隐去了一件重要的东西,就是这个博客可能更为著名的名字–《人渣经济笔记》。在绝大多数人的语境里,“人渣”是个贬义词。但在我的语境里,“人渣”是对大学岁月的一种怀念。刚上大学那会儿,我们一个宿舍来自天南海北的六个男生,给我们的宿舍起了一个名字叫“渣滓洞”,“人渣”的名字就是从那里来的。只是,我最后还是向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方式妥协了,实在不想再多费口舌向每个好奇名字来历的人重复这个对自己挺有念想,对他人毫无意义的故事。 

一、

2006年1月9日,我不得不在北京和那时的女友,现在的妻子谷主艰难的告别,一人踏上前往美国的旅程。这是三年间第六次这样的告别,一次比一次困难,一次比一次牵挂。20多个小时后,我又一次在夜色中回到波士顿。出租车穿过海底隧道,沿着已经冰冻的查尔斯河向剑桥小镇开去,不知是旅途的劳顿还是心情的低落,我把头无力的靠在车窗上,车外的寒气气透过玻璃直接传递到我的脸上。因为时差的原故,波士顿那时还是1月9日,我心理感叹:同一天里,我和谷主却已经是半个地球之遥,下一次见面不知又要等到何时? 

学校那时还是假期,因此空荡荡的。没有了日常的课程,讲座和学术报告需要参加,加上时差的原因,我的生物钟开始变得颠三倒四。在寂静寒冷的冬夜里,无法入睡极度痛苦,我开始想着要做些什么,打发漫漫长夜,同时也能分散一点自己对谷主,对父母还有对祖国的思念。 

博客是那时已经十分流行的东西,虽然还没有流行到人人开博的地步。在我日常和朋友连络的MSN上,只要点击几下,就能开一个博客。我于是有了写博客的念头。那时,作为博士训练的一部分和研究的需要,我阅读了大量的经济学文献,并且还在不断阅读新的文献。阅读的过程中,我读到很多很有意思的观点,自己也通过阅读有了很多想法。我就想,何不把这些观点和想法简单的记下来,这样也可以让远在国内的谷主(我的父母那时还不上网)知道我每日在干些什么,还可以和平常往来的一些朋友,他们中的很多都是在美国求学的中国学生,交流一下。如果我们这些未来的博士们,每个人都能写点有意思的东西读,那可要比平时上网读的那些八卦东西有意义多了。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又斟酌了几日。当时的担心是自己很快就没有有意思的东西写了。我不想又留下一个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东西。见过不少荒芜的博客,从开始的雄心壮志,到后来的不了了之,我还是希望能够比较持久的把一件事情做下去,要不然就不做。后来我说服了自己,我觉得经济学文献浩如烟海,我已经读过的东西也足以让我写上好一阵,不至于落到无东西可写的地步。 

于是在2006年1月13日,我回到波士顿四天后,我在MSN上开起了自己的博客,起名叫《郭凯经济笔记》,意思很简单:我是在做笔记,记下我读到的和想到的东西。我的第一篇博客《仇恨的政治经济学》写得中规中矩,就是一篇读书笔记,只不过读的不是书而是一篇论文而已。博客的开篇,我写下了这段算是自我勉励和自我督促的话:

今天突然开始下决心写一些自己关于经济学的想法,自己看到的别人对于经济学的想法以及自己对于别人想法的想法。我没有决心恐怕也没有时间保证每天都能写上一篇,但是我想我会坚持下去的。我第一个读者,谷主,以及也许今后会慢慢增加的其他读者也请督促我。

 那个时候,《郭凯经济笔记》是一个地地道道只有十几个读者的博客。除了谷主,剩下的都是“被读者”的MSN上的好友们。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写博客的热情要远远超过最初的预期,即便在还没有什么人读我的博客的时候。我自己的解释是:写博客给了我一个宣泄的渠道。和平时做研究不同,博客里可以很自由,可以很随意,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很快,我也发现,我并不真的热衷于做笔记,也就是读别人的东西,然后记下来。相反,我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正在激烈辩论的观点,还有就是任何和中国有关的事情都充满了热情,都愿意发表一点见解。这些见解,发表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有道理的,事后看很多道理都是值得商量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只是,我在发表见解的过程中,在从头到尾把哪怕是再小的一件小事说清楚的过程中,觉得很满足。经济学里有术语叫“显示偏好”,写博客的这件事情,的的确确把我个人的偏好给显示出来了。我发现了自己爱做一件事情,然后我决定要敢于拥抱自己的爱好,即便在不少人眼中,写博客仍然属于不务正业和属于浪费时间。

不久,我也注意到,博客的读者开始缓慢却稳健的增加。开始是一天几十次点击,后来变成一百多,后来几百,慢慢就上千了,然后是几千,再后来就上万了,再再后来我就不再留意点击数了。因为很多人不点击也能看到我的文章–从抓虾,从鲜果,从豆瓣,从Google的阅读器,从各种未经授权和经过授权的网站转载;因为,被成千上万人阅读,是一件很有压力的事情;因为,我希望保持一点点随意,保留一点自我,保留一点点博客的私人性,而当你知道有数万人在看你的文章的时候,这些都不再那么自然了。

(未完)

话题:



0

推荐

郭凯

郭凯

136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专注于中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问题的经济学者,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专业方向为国际金融和中国经济。 如需转载本博客的任何文章(部分或者整体),请遵循以下原则: 1. 个人转载:只要注明出处,给出链接,且不对文章进行改变原意的修改,可以随意转载。 2. 任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网站,论坛等公共媒体:只要注明出处,给出链接,且不对文章进行改变原意的修改,可以随意转载。但转载后,务必留言告知本人,并且本人保留对所转文章的所有权利,包含要求删除和修改所转文章的权利。 3. 任何其它媒体(包含所有以盈利为目的的网站和媒体):严禁任何未经本人允许的转载。并且,一般的预期是这样的转载需要支付稿费或者向本人指定的慈善机构捐款。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