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背后的供给和分配
原文发于前两周的《瞭望东方》。注:我第一次到上海不是1988年,但是我能记住的第一次到上海是1988年。
记忆里第一次到上海,是1988年。那时的浦东还完全是农地,外滩还没有扩建,当然,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上海人的居住条件:一家几代人挤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大小便在木制马桶里,几个平米的阁楼能住一家三口。过年走亲戚,坐在饭桌旁就最好别站起来,因为实在转不开身子。
那会儿没有房价问题,房子都是公家分的,价格接近于零。...
原文发于前两周的《瞭望东方》。注:我第一次到上海不是1988年,但是我能记住的第一次到上海是1988年。
记忆里第一次到上海,是1988年。那时的浦东还完全是农地,外滩还没有扩建,当然,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上海人的居住条件:一家几代人挤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大小便在木制马桶里,几个平米的阁楼能住一家三口。过年走亲戚,坐在饭桌旁就最好别站起来,因为实在转不开身子。
那会儿没有房价问题,房子都是公家分的,价格接近于零。...
7月5日,华盛顿地区空气质量红色警报。站在阳台上,拍了一张华盛顿“重度污染”“有害于一般人群健康”空气质量的样子,政府鼓励大家不要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 下面还有一幅图是北京2009年6月18日,空气质量“轻度污染”,来源为:Twittering Bad Air Particles in Beijing
...